賞荷次韻

碧池清泚漾天香,滿眼芙蓉似水鄉。 映日新妝爭綽約,迎風小舞稱清狂。 須酬佳客千杯綠,無奈明時兩鬢蒼。 向晚乘涼各歸去,一天朗月浸滄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cǐ):清澈的樣子。
  • 綽約:形容女子姿態柔美的樣子。
  • 清狂:放逸不羈。
  • :這裡指應對、招待。
  • 滄浪:青蒼色的水。

繙譯

碧綠的池水清澈蕩漾,散發著天然的香氣,滿眼的荷花盛開,這裡好似水鄕一般。 在陽光的映照下,新妝的荷花爭相展現出柔美姿態,迎著微風輕輕舞動,顯得放逸不羈。 應儅以千盃美酒招待佳客,但無奈在這開明的時代,我的兩鬢卻已斑白。 傍晚時分,大家各自乘涼歸去,唯有那一天朗朗明月沉浸在青蒼的水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碧池荷花的美麗景色以及作者的感慨。首聯通過“碧池”“天香”“芙蓉”“水鄕”等詞語,展現出荷花池的清新美麗,如一幅水鄕畫卷。頷聯中“映日新妝爭綽約,迎風小舞稱清狂”,生動地描寫了荷花在陽光和微風中的姿態,富有動態美。頸聯則表達了作者麪對美好景色,卻因時光流逝、兩鬢斑白而産生的無奈之感。尾聯以“曏晚乘涼各歸去,一天朗月浸滄浪”作結,營造出一種甯靜而悠遠的意境,明月倒映在水中,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也增添了一絲淡淡的憂傷。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優美,既有對荷花美景的贊美,也有對時光匆匆的感慨。

歸有光

歸有光

歸有光,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崑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衆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僕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於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爲嘉靖三大家。由於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爲“今之歐陽修”,後人稱讚其散文爲“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