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侯廟

吾如淮陰祠,清槐蔭朱戶。 當時長樂宮,千載有餘怒。 五年戰龍虎,結束在肉俎。 旁力赴功名,功成良自苦。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淮陰侯:指韓信,秦末漢初著名將領。
  • 長樂宮:西漢皇家宮殿羣。

翻譯

我前往淮陰侯的祠廟,清清涼涼的槐蔭遮蔽着硃紅的門庭。遙想當時的長樂宮,千年之後仍讓人感到有深深的怨怒。那五年裏他如龍虎般作戰,最終的結局卻是在刀俎之上。他依靠旁邊人的力量去博取功名,可功成之後自己卻實在痛苦。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淮陰侯韓信命運的感慨。詩人來到淮陰祠,由眼前之景開始聯想。「當時長樂宮,千載有餘怒」寫出了對長樂宮事件導致韓信悲劇結局的不平與怨怒。「五年戰龍虎」強調了韓信在戰場上的卓越功績,而「結束在肉俎」則凸顯了他悲慘的下場。最後兩句既是對韓信成功之路的一種思考,也反映了對其雖功成名就卻遭遇不幸的惋惜與悲哀。整首詩意境深沉,借古抒懷,有較強的歷史滄桑感和人生感悟。

歸有光

歸有光

歸有光,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崑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衆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僕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於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爲嘉靖三大家。由於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爲“今之歐陽修”,後人稱讚其散文爲“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