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峯晚眺懷黃子崧

文虹銷積水,望遠傷歸心。 之子悵何許,青山多夕陰。 騮嘶芳草路,鶯繞落花林。 白首論交者,何如傾蓋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圭峯:山名,具體所指不詳。
  • (tiào):望,往遠處看。
  • 黃子崧:人名,作者的友人。
  • 文虹:彩虹。
  • 積水:聚積的水。
  • 之子:這個人,指黃子崧。
  • (chàng):失意,不痛快。
  • 何許:何處,什麼地方。
  • 夕陰:傍晚陰晦的氣象。
  • (liú):黑鬣、黑尾巴的紅馬,泛指駿馬。
  • 傾蓋:途中相遇,停車交談,雙方車蓋往一起傾斜。形容一見如故或偶然的接觸。

翻譯

彩虹消散在聚積的水中,遠望四方,我內心滿是思歸之情。我的好友啊,你在何處呢?這青山在傍晚時分多了些陰晦之氣。駿馬在長滿芳草的路上嘶鳴,黃鶯在飄落着花瓣的樹林間縈繞。那些直到年老才結交的人,怎麼比得上像我們這樣初次相遇就一見如故的情誼深厚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圭峯傍晚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對友人黃子崧的思念以及對他們之間深厚情誼的珍視。詩的開頭,彩虹消失在積水中,營造出一種稍縱即逝的美感,同時也引發了作者的歸心。接下來,作者表達了對友人不知在何處的悵然之情,以及對青山傍晚陰晦景象的描繪,增添了一絲憂傷的氛圍。詩的中間兩句,通過對駿馬嘶鳴和黃鶯縈繞的描寫,使畫面更加生動,也從側面反映出作者內心的不平靜。最後兩句,作者將年老才結交的人與自己和黃子崧一見如故的情誼進行對比,強調了他們之間感情的珍貴和深厚。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真摯感受。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剛生,號劍公,別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少與屈大均同學於嶺南名儒陳邦彥。明亡後,始亨與大均同棄諸生,不復仕進,隱於草莽。國亂,寓於羊城,後返龍江。年五十出遊於羅浮、西樵間。後入羅浮山爲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緱館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薛始亨詩,以何氏至樂樓叢書本《南枝堂稿》爲底本,參校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蔡氏手抄本,葉恭綽校香山莫氏片玉書齋本(簡稱片玉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