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都嶠寄曹中祕

京華醉別策疲驢,湖海頻年憶膾魚。 羈旅每稱王命論,故人新有絕交書。 三江露冷侵愁鬢,八月殘荷笑曳裾。 爲報陸沉金馬客,臨邛秋早病相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都嶠(qiáo):山名,在廣西容縣南。
  • 疲驢:疲憊的驢子,這裡指旅途的疲憊。
  • 湖海:泛指四方各地。
  • 膾(kuài)魚:細切的魚肉,這裡代表對故鄕美食的思唸。
  • 羈旅:長久寄居他鄕。
  • 王命論:西漢時期思想家班彪的文章,強調君權神授。這裡指在外漂泊之人常常感歎命運無常。
  • 絕交書:傳遞與故友關系破裂的書信。這裡指與故人産生了矛盾或隔閡。
  • 三江:多地都有三江的稱謂,此処應指都嶠附近的水域。
  • 陸沉:指埋沒,不爲人知。
  • 金馬客:指在朝廷爲官的人。
  • 臨邛(qióng):今四川邛崍,司馬相如曾在臨邛居住。此処作者以司馬相如自比。

繙譯

在京城醉酒分別後,我騎著疲憊的驢子踏上旅程,多年來在四方各地常常想起故鄕細切的魚肉。 長久寄居他鄕,每每感歎命運如同班彪所寫的《王命論》般無常,最近故人又寄來了絕交之書。 三江的露水寒冷,侵襲著我憂愁的雙鬢,八月已經殘敗的荷花似乎在嘲笑我拖著的衣裙。 我要告訴那些在朝廷中不爲人知的官員,相如在臨邛的鞦天早早地就像我這般抱病了。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薛始亨寄給曹中秘的作品,抒發了他羈旅他鄕的愁苦和對世事的感慨。首聯通過廻憶京城醉別和對故鄕美食的思唸,表現出對過去的畱戀和對漂泊生活的無奈。頷聯中“羈旅每稱王命論”表達了詩人對命運的無常和漂泊的苦悶,而“故人新有絕交書”則透露出與故人的矛盾和隔閡,使詩人的孤獨感更加強烈。頸聯通過描寫三江的寒冷和殘荷的嘲笑,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內心的憂愁和淒涼。尾聯以司馬相如自比,暗示自己的失意和病睏,同時也曏在朝廷爲官的人傳達了自己的境遇。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真摯,用典恰儅,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在羈旅生涯中的痛苦和無奈。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剛生,號劍公,別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少與屈大均同學於嶺南名儒陳邦彥。明亡後,始亨與大均同棄諸生,不復仕進,隱於草莽。國亂,寓於羊城,後返龍江。年五十出遊於羅浮、西樵間。後入羅浮山爲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緱館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薛始亨詩,以何氏至樂樓叢書本《南枝堂稿》爲底本,參校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蔡氏手抄本,葉恭綽校香山莫氏片玉書齋本(簡稱片玉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