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陶隱君

搖落空山賦採芝,秋風門巷草離離。 衣冠一自懸神武,甲子何曾紀義熙。 夜永鶴鳴松露墜,谷深蟬噪柘光欹。 頗聞明府輕餘子,莫訝狂生詡大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採芝:意爲採摘靈芝,古時多爲修道者或隱士的行爲,象徵着隱居生活。(:讀作「zhī」)
  • 離離: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衣冠:這裏指士大夫、官紳,借指文明禮教。
  • 懸神武:指梁朝皇帝蕭衍信佛後,國事皆委於大臣,自己則不理朝政。此處用「懸神武」來暗示時局的變化和政治的動盪。
  • 甲子:古代以天干地支紀年,這裏指年歲。
  • 紀義熙:義熙是東晉安帝的年號,紀義熙表示懷念東晉。
  • :長。
  • :讀作「zhè」):一種樹木。
  • 明府:漢代對郡守的尊稱,唐以後多用以稱縣令。這裏指地方官員。
  • 餘子:指其他人,含輕視之意。
  • 狂生:狂放不羈的人,此處作者用以自稱。

翻譯

在空寂的山中搖動着身姿,我寫下這篇贊詠隱居的詩章。秋風吹過街巷,草木長得十分茂盛。 士大夫們的禮教自從被梁朝皇帝蕭衍擱置後,年歲的記錄中又何曾有對東晉的懷念呢。 長夜漫漫,仙鶴鳴叫,鬆上的露水墜落,山谷幽深,蟬聲噪雜,柘樹的光影傾斜。 常聽說地方官員輕視他人,不要驚訝我這個狂放之人誇讚自己的兒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拜訪陶隱君時的所見所感,以及對世事的一些看法。詩的首聯通過描寫空山、秋風、離離芳草,營造出一種幽靜、蕭瑟的氛圍,爲下文的抒情奠定了基調。頷聯則借歷史典故,表達了對時局變化和政治動盪的感慨,以及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頸聯通過對夜景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幽靜的氛圍,同時也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尾聯則表達了作者對地方官員的一些看法,以及自己的一種狂放不羈的態度。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複雜,用詞精準,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剛生,號劍公,別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少與屈大均同學於嶺南名儒陳邦彥。明亡後,始亨與大均同棄諸生,不復仕進,隱於草莽。國亂,寓於羊城,後返龍江。年五十出遊於羅浮、西樵間。後入羅浮山爲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緱館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薛始亨詩,以何氏至樂樓叢書本《南枝堂稿》爲底本,參校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蔡氏手抄本,葉恭綽校香山莫氏片玉書齋本(簡稱片玉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