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都嶠恭謁玉皇閣

曉躡罡風謁玉晨,珊珊鳴佩出鬆筠。 懸崖透石開丹室,絕巘梯霞歷九闉。 飛練垂庭流鬱鬯,秉圭高拱儼楓宸。 自憐香案前身吏,重挹清都拜舞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罡(gāng)風:道教稱高空的風,現有時指強勁的風。
  • 玉晨:仙人之號,此處或指玉帝。
  • 珊珊:形容玉佩的聲音。
  • 鬆筠(yún):松樹和竹子。
  • 絕巘(yǎn):極高的山峯。
  • 闉(yīn):甕城的門。
  • 鬱鬯(chàng):古代祭祀用的香酒。
  • 秉圭:手持玉圭,一種古代的禮器。
  • 高拱:兩手相抱,高擡於胸前,是一種恭敬的姿勢。
  • :莊重。
  • 楓宸:宮殿,借指朝廷。

翻譯

清晨我踏着強勁的風去拜謁玉帝,身上的玉佩發出珊珊的響聲,走出了松竹之間。在懸崖的石頭中開闢出煉丹的房室,登上極高的山峯,沿着石梯如同踏着彩霞經過九重城門。飛瀑如白練垂掛在庭院中,流淌着芳香的美酒,我手持玉圭,恭敬地拱手站立,莊重得如在朝廷之中。可憐我曾是香案前的官吏,如今再次來到這清淨之都,叩拜行禮,沾滿了塵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前往都嶠山拜謁玉皇閣的情景。詩中通過「曉躡罡風」「珊珊鳴佩」「懸崖透石」「絕巘梯霞」等詞彙,生動地展現了行程的神祕與艱辛,以及目的地的高遠與神聖。「飛練垂庭流鬱鬯,秉圭高拱儼楓宸」兩句,形象地描繪了玉皇閣的莊嚴和神祕氛圍。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過往身份的感慨和對此次拜謁的虔誠。整首詩意境優美,用詞精妙,將宗教的神祕與自然的壯美相結合,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剛生,號劍公,別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少與屈大均同學於嶺南名儒陳邦彥。明亡後,始亨與大均同棄諸生,不復仕進,隱於草莽。國亂,寓於羊城,後返龍江。年五十出遊於羅浮、西樵間。後入羅浮山爲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緱館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薛始亨詩,以何氏至樂樓叢書本《南枝堂稿》爲底本,參校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蔡氏手抄本,葉恭綽校香山莫氏片玉書齋本(簡稱片玉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