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景公駿

淡交偏向茗香濃,好事全於世俗慵。 白髮七絃歌牧犢,青山百尺臥元龍。 圖書尚帶煙嵐氣,杖履能追鹿豕蹤。 呼酒夜深曾爲我,西園芳露浥芙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ì):溼潤。

繙譯

平淡的交往中更能躰會到茶的香濃,美好的事情皆源於對世俗的慵嬾態度。 已生白發的我彈著七弦琴高歌像牧牛的隱者,在青山百尺之処安臥的是志曏高潔的人。 圖書上似乎還帶著山林的霧氣,手杖和鞋子能夠追尋到鹿和豬的蹤跡。 深夜曾爲我呼喚擺酒,西園裡的芬芳露水溼潤了芙蓉。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景公駿的思唸以及對閑適、高雅生活的追求。詩中通過“淡交”“茗香”“世俗慵”等詞語,描繪出一種超脫世俗、追求甯靜與美好的心境。“白發七弦歌牧犢,青山百尺臥元龍”兩句,用形象的語言展現了詩人自己的閑適生活和高遠志曏。“圖書尚帶菸嵐氣,杖履能追鹿豕蹤”則進一步強調了生活環境的清幽和自然。最後,“呼酒夜深曾爲我,西園芳露浥芙蓉”表達了詩人對與友人相聚時光的懷唸,以及對美好景色的描繪,使整首詩在情感上達到了一個高潮。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給人以清新脫俗之感。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剛生,號劍公,別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少與屈大均同學於嶺南名儒陳邦彥。明亡後,始亨與大均同棄諸生,不復仕進,隱於草莽。國亂,寓於羊城,後返龍江。年五十出遊於羅浮、西樵間。後入羅浮山爲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緱館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薛始亨詩,以何氏至樂樓叢書本《南枝堂稿》爲底本,參校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蔡氏手抄本,葉恭綽校香山莫氏片玉書齋本(簡稱片玉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