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水:指清澈的水流,這裏指代雲潭的水。「紫」,讀音「zǐ」。
- 問津:本義是打聽渡口,這裏引申爲探尋、探索。
- 舒嘯:放聲長嘯。
- 舞雩(yú)人:指參加求雨祭祀的人,這裏借指對自然和生活有熱愛和追求的人。
- 官衙:官員辦公的處所。
- 高懸榻:表示對賓客的尊重和禮遇。
- 折角巾:即林宗巾,指東漢郭林宗折巾一角之事,形容人風度儒雅。
- 絃歌:古代傳授《詩》學,均配以絃樂歌詠,後因稱禮樂教化、學習誦讀爲「絃歌」。
- 鄒魯:鄒,孟子故鄉;魯,孔子故鄉。後因以「鄒魯」指文化昌盛之地,禮義之邦。
- 盂薤(xiè):「盂」,盛液體的敞口器具;「薤」,一種野生植物。這裏指簡單的禮物。
翻譯
曾聽說清澈的雲潭水溯流可至關閩之地,那千尺波濤讓我想要去探尋一番。山嶺的半腰似乎是個可以放聲長嘯的地方,在風前有誰會想到那追求自然生活的人呢?官衙安靜地掩着,裏面爲賓客準備了高位的臥榻,在這客行之路上,涼意漸生,不禁讓我想起了那風度儒雅之人。如今這裏的禮樂教化堪比鄒魯之地,哪裏需要用簡單的禮物去訪問州民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雲潭景色的描繪以及對當地風土人情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對這個地方的讚美。詩的首聯以「曾聞紫水溯關閩,千尺流波欲問津」開頭,引發了讀者對雲潭的好奇心,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對這個地方的探索慾望。頷聯「嶺半若爲舒嘯處,風前誰念舞雩人」則進一步描繪了雲潭周圍的環境,以及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頸聯「官衙靜掩高懸榻,客路涼生折角巾」描寫了官衙的寧靜和對賓客的禮遇,以及旅途中的感受,展現出一種文雅的氛圍。尾聯「今日絃歌比鄒魯,豈勞盂薤訪州民」則強調了當地的文化昌盛,表達了作者對這裏的高度評價。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將寫景、抒情、議論融爲一體,體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