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壺山諸景十首有引沙堤橫玉

草色蒼蒼海霧盈,污邪何日始堪耕。 滄桑莫說功難就,已藉居人力漸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汙邪(wū xié):指地勢低下、容易積水的田地。
  • 滄桑(cāng sāng):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繙譯

那草色蒼蒼,海上霧氣彌漫。那地勢低下容易積水的田地,何時才能開始耕種呢? 不要說世事變化使得成就功業艱難,如今已經憑借居民們的力量逐漸有了成果。

賞析

這首詩以景爲引,抒發了作者對土地耕種和人們努力的思考。詩的前兩句通過描繪草色蒼蒼和海霧盈滿的景象,引出對汙邪之地何時能夠耕種的疑問,表達了對土地利用的關注。後兩句則強調了盡琯世事變遷,成就功業不易,但人們的努力正在逐漸取得成果,躰現了一種積極的態度和對人們力量的肯定。整首詩意境悠遠,語言簡潔,蘊含著對自然和人類活動的深刻思考。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