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康孟擔二首

雙魚何處達,滄海夜生潮。 九漈靈源渺,三山驛路遙。 交神俱翰藻,跡混半漁樵。 字字投珠玉,緘書乏報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雙魚:指書信。
  • 滄海:大海,此處指路途遙遠,環境險惡。(滄:cāng)
  • 九漈(jì):福建的一處風景名勝,代指遙遠的地方。
  • 靈源:指水源,也可引申爲思想的源頭,此處也許指對方的文采、才思如靈源般深邃。
  • 三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也泛指仙境或美好的地方,這裏可能表示目的地的美好但遙遠。
  • 翰藻:指文辭藻飾。

翻譯

書信要如何才能送達呢,茫茫大海上夜晚潮水涌動。 那遙遠的九漈靈源深渺難測,前往三山的驛站道路漫長。 我們在精神上都富有文辭藻飾,然而生活狀態卻半是漁樵般的閒適自在。 你寫的每一個字都如珠玉般珍貴,我寫好回信卻缺少能與之相配的美玉來回報。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以及對彼此交流的珍視。詩的開頭通過「雙魚何處達,滄海夜生潮」,描繪出書信傳遞的艱難和路途的遙遠,給人一種迷茫和無奈之感。接着「九漈靈源渺,三山驛路遙」進一步強調了目的地的遙遠和難以到達,凸顯出雙方之間的距離。「交神俱翰藻,跡混半漁樵」則描述了兩人在精神層面的契合和富有文采,同時也暗示了他們生活中或許有着一種超脫世俗的閒適。最後「字字投珠玉,緘書乏報瑤」,表現了作者對友人來信的珍視,同時也流露出自己在迴應時感到的不足,反映了作者對這段友情的重視和謙遜的態度。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複雜的情感。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