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北巖眺望因投巨石宛轉爲戲

· 劉崧
自愛北巖秀,緣雲窮翠微。 回見大江流,獨立一振衣。 崖表人跡絕,燒餘寒草稀。 繞澗聆暗泉,攀蘿憩危磯。 投石轉陰壑,霆擊星火飛。 奇探恣遊衍,興愜忘嶮崎。 日暝思更尋,逍遙望月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翠微(cuì wēi):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 振衣:抖衣去塵,後多以指仕途得意。
  • (jī):突出江邊的巖石或小石山。
  • 遊衍(yóu yǎn):恣意遊逛。
  • 嶮崎(xiǎn qí):險阻不平。

繙譯

我喜愛北巖的秀麗景色,沿著雲彩登上青翠的山巒。廻頭看見大江奔騰流淌,獨自站在那裡抖抖衣裳。懸崖表麪人跡罕至,火燒過後寒草稀少。沿著山澗聆聽幽暗的泉水聲,攀著藤蘿在高聳的巖石上休息。曏隂暗的山穀投下巨石,巨石撞擊如同雷霆擊出星火飛濺。奇妙的探索讓我盡情遊玩,興致暢快讓我忘記了路途的艱險崎嶇。太陽西下仍想繼續尋找美景,逍遙自在地望著月亮歸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上北巖覜望的所見所感。詩中先是描繪了北巖的秀美景色,如緣雲窮翠微、廻見大江流等,展現出大自然的宏偉與壯麗。接著描述了崖表的人跡罕至和燒馀的寒草稀少,增添了一種清幽的氛圍。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如聆暗泉、憩危磯、投巨石等,表現出他對自然的探索和喜愛之情。詩中的“奇探恣遊衍,興愜忘嶮崎”躰現了詩人沉浸在美景中的愉悅和忘卻艱險的心境。最後,詩人在日暮時分,依然想要繼續尋找美景,直到月出才逍遙而歸,表達了他對自然的畱戀和對美好時光的享受。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將詩人對北巖的喜愛和對自然的贊美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