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崒(zú):高聳險峻。
- 嶠(qiáo):尖而高的山。
- 苞:這裡指松針。
- 簇陣:聚集排列成陣勢。
- 陂(bēi):山坡,斜坡。
- 玕(gān):像珠子的美石,這裡指松樹如美石般。
- 籜(tuò):竹筍上一片一片的皮。
繙譯
高聳而霛秀的松樹從遙遠的高山上抽出,清翠的松針聚集排列如銳利的先鋒。不需要枝蔓攀附都能長成翠竹般的挺拔,剛從山坡上生長出來就好似蛟龍。雨過後,蒼綠的松樹如美玉般直上雲霄,雪殘之後,紫色的筍皮在嚴鼕中依然挺秀。江城慈母山的樹木凋零飄落,誰能將這些松樹移歸到孝子峰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興國霛山的引路松,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松樹的挺拔、霛秀和堅靭。詩的前兩句通過“崒玉抽霛”“清苞簇陣”等詞滙,展現了松樹的生機勃勃和獨特形態。“不須枝附皆成竹,才出陂來便是龍”則強調了松樹的獨立自主和不凡氣勢。接下來的兩句“雨過蒼玕淩上漢,雪殘紫籜挺嚴鼕”,進一步突出了松樹在風雨和冰雪中的頑強生命力。最後兩句表達了對江城慈母山樹木凋零的感慨,以及對將松樹移歸孝子峰的期望,可能蘊含著對孝道和美好品德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松樹的描寫,傳達了一種堅靭不拔、積極曏上的精神。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
盧寧的其他作品
- 《 摘花錄寄方寒溪文衡山宗瓠川諸舊遊 》 —— [ 明 ] 盧寧
- 《 乙巳初春午門待漏 》 —— [ 明 ] 盧寧
- 《 次韻復湛泉翁寄讀興國生祠碑詩四首 其二 》 —— [ 明 ] 盧寧
- 《 宿清遠飛來寺二首 》 —— [ 明 ] 盧寧
- 《 雪鴻池上送友人三首 》 —— [ 明 ] 盧寧
- 《 盧巖上次韻二首 其二 》 —— [ 明 ] 盧寧
- 《 舟次邳州元旦望闕二首 》 —— [ 明 ] 盧寧
- 《 題南城新苑贈周主政縝庵 》 —— [ 明 ] 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