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黃達卿歸延平
黃生負奇尚,恥與流俗親。
好遊恣覽歷,僕僕走風塵。
弱冠弄柔翰,仿古逼其真。
腰下芙蓉劍,燁燁出延津。
佩此仗誰知,親仁託善鄰。
一見如平生,莫逆超常倫。
遺我雙明珠,几席誠足珍。
邂逅只須臾,言歸及早春。
握手何所道,衷曲難具陳。
後會當何時,矯首道無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奇尚:非凡的志向。
- 流俗:世俗,一般的風俗習慣。(讀作:liú sú)
- 恣覽歷:盡情地遊覽經歷。
- 僕僕走風塵:形容奔波忙碌。(僕僕:行路勞累的樣子。讀作:pú pú)
- 弱冠: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讀作:ruò guàn)
- 柔翰:毛筆。
- 燁燁:光盛鮮明的樣子。(讀作:yè yè)
- 延津:古津渡名,借指地方。
- 善鄰:跟鄰國或鄰居友好相處。
- 平生:向來,往常。
- 莫逆:指彼此志同道合,交誼深厚。
- 超倫:超出常人。
- 遺(wèi):贈送。
- 几席:幾和席,爲古人憑依、坐臥的器具。
翻譯
黃生懷有非凡的志向,以與世俗之人親近爲恥。 喜歡四處遊歷,奔波忙碌於塵世之中。 二十歲時就擅長寫文章,模仿古人以求逼真。 腰間佩戴的芙蓉劍,光彩奪目出自延津。 佩戴此劍有誰能知曉呢,他親近仁人,依託善鄰。 一見面就如同往常相識一般,彼此志同道合,情誼超出常人。 他贈送給我兩顆明珠,放在几席之上,實在是珍貴。 這次相遇只是短暫的片刻,他說要在早春時節回去。 握手告別時能說些什麼呢,內心的情感難以全部表達。 不知下次相會在何時,擡頭遠望,也找不到緣由。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爲送別黃達卿回延平所作。詩中首先描繪了黃達卿的志向和個性,他不流於世俗,熱愛遊歷,具有文學才華。接着描寫了他的佩劍和品德,表現出他的不凡。然後敘述了兩人一見如故,情誼深厚,黃達卿還贈送明珠給作者。最後表達了分別時的不捨和對未來相會的迷茫。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黃達卿的描寫和兩人之間的情誼展現,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惜別之情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詩中運用了一些形象生動的詞彙,如「燁燁出延津」等,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