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子時司理嶽州

翩翩裘馬帝城新,交態何如公瑾醇。 觀禮共隨宗伯後,承恩先借洞庭春。 郡中民瘼疑堪讞,闕下徵書念轉頻。 到日岳陽登覽處,勳名端擬範公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翩翩:形容舉止灑脫。
  • 裘馬:指豪華的生活。
  • 帝城:指京城。
  • 交態:指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態度。
  • 公瑾:周瑜字公瑾,這裏指像周瑜一樣爲人坦率。(jǐn)
  • :真誠純粹。
  • 宗伯:官職名,禮部尚書的別稱。
  • (mò):疾苦。
  • (yàn):審判定罪。
  • 闕下:指朝廷。
  • 徵書:古代朝廷徵辟賢才的文書。

翻譯

在京城中,你生活豪華,舉止灑脫,與人交往的態度如公瑾般真誠純粹。你跟着禮部尚書參加觀禮之後,率先借助洞庭湖畔的春色蒙受皇恩。郡中百姓的疾苦想必可以得到公正審判,朝廷徵辟賢才的文書頻頻念及到你。等到了岳陽,在那登高覽勝之處,你的功勳名望定然能夠與范仲淹相媲美。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送周子時去嶽州做司理時所作。詩的首聯描繪了周子在京城的瀟灑形象以及他真誠的爲人。頷聯講述周子觀禮後將前往嶽州赴任,承恩於洞庭春色,寓意美好。頸聯提到周子到任後應關心民衆疾苦,公正斷案,同時也說明他備受朝廷關注。尾聯則表達了對周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在嶽州建立像范仲淹一樣的功勳和名望。整首詩既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與期望,又體現了對其能力的信任,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民生的關注。語言優美,意境開闊,情感真摯。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