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張二郡博二首

薄宦棲遲旅思勞,故人誰與問綈袍。 長吟渭北天邊樹,未識玄都觀裏桃。 舊雨不堪詩伴隔,荒臺曾共月輪高。 此時對酒空相憶,何處天風下玉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薄宦(bó huàn):卑微的官職。
  • 棲遲(qī chí):淹畱,漂泊失意。
  • 綈袍(tí páo):厚繒制成的袍子,常作爲故人唸舊的典故。
  • 舊雨:過去的朋友。
  • 玉璈(yù áo):一種樂器,這裡指仙樂。

繙譯

我這卑微的小官漂泊不定,內心充滿了羈旅的憂愁,又有誰能像故人那樣關心我,問我是否需要一件溫煖的袍子呢?我長久地吟詠著渭北那些天邊的樹木,卻還未見識過玄都觀裡的桃花。過去的朋友們啊,如今不能一起作詩相伴,實在令人難受,曾在荒蕪的高台上共同觀賞那高懸的月亮。這時我對著美酒,衹能徒然地思唸著你們,不知何処的天風吹來如仙樂般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思唸以及對往昔情誼的懷唸,同時也透露出自己在官場的不如意和羈旅漂泊的孤獨感。詩中通過“薄宦棲遲”“故人誰與問綈袍”表現出詩人的身世之慨和對友情的渴望;“長吟渭北天邊樹,未識玄都觀裡桃”,以景寓情,增添了詩的意境和深度;“舊雨不堪詩伴隔,荒台曾共月輪高”,廻憶過去與朋友的相聚時光,與現在的孤獨形成鮮明對比,更突出了對友人的思唸;最後“此時對酒空相憶,何処天風下玉璈”,借對酒相思和想象中的仙樂,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對美好情誼的曏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蒼涼,語言含蓄而富有感染力。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