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太守將赴韶陽西昌浮屠周師以九鷺圖爲別邑人劉荊生復爲詩以系之
九鷺何娟娟,翔集在中沚。
感此秋氣澄,森然欲飛起。
差差白羽分,皦皦皓翼比。
臨深既羣簉,憩淺復危跱。
流音振林薄,顧影下清泚。
落日楓岸遙,風回筱溪駛。
誰爲霜雪標,墨素得其似。
悠悠嶺海邁,肅肅鵷鸞止。
悵懷將遠違,持以貺君子。
跡幽同九皋,心遠向千里。
舞翿登清庭,翳車列天軌。
眷言羽儀盛,振振自茲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中沚(zhǐ):沚,水中的小塊陸地。 差差(cī cī):參差不齊的樣子。 皦皦(jiǎo jiǎo):潔白明亮的樣子。 簉(zào):副的,附屬的,此處指羣聚。 跱(zhì):站立。 泚(cǐ):清澈的水。 筱(xiǎo):細竹子。 貺(kuàng):贈,賜。 翿(dào):古代羽舞或葬禮所用的旌旗,即羽葆幢。 翳(yì):遮蔽。
翻譯
九隻鷺鳥是多麼的美好啊,它們飛翔着聚集在水中的小塊陸地上。 感受到這秋天的氣息澄澈明淨,它們彷彿要森然飛起。 參差不齊的白色羽毛分佈着,潔白明亮的翅膀相互媲美。 面臨深水時它們羣聚在一起,在淺處休息時又高高地站立着。 它們的叫聲在樹林中振動,身影在清澈的水中映下。 遠處是落日下的楓岸,風在細竹溪邊急吹着。 誰能成爲霜雪中的標誌呢,用墨素描繪能得其相似之態。 在悠悠的嶺海間遠行,嚴肅整齊的鵷鸞停歇下來。 心懷惆悵因爲即將遠行相違,拿着這幅畫來贈予君子。 行跡幽隱如同在九皋,內心高遠向着千里之外。 舞動着旌旗登上清淨的朝堂,遮蔽的車子排列如天上的軌道。 眷戀地說着這盛大的羽儀之景,振作奮發從此開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九隻鷺鳥的形態和活動,以及它們所引發的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中通過對鷺鳥的外貌、動作、聲音的描寫,展現了它們的美麗和靈動。同時,詩中的景色描寫如落日楓岸、風回筱溪等,爲鷺鳥的活動營造了優美的背景。作者借鷺鳥的形象,表達了對遠行的感慨、對君子的贈別之情,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望。整首詩意境清新,語言優美,用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傳達出了深刻的情感和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