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桂歌爲楊彥初作
楊郎庭前雙桂樹,我一見之消百憂。亭亭車蓋立清晝,瑟瑟霧雨含清秋。
東偏一株極偃蹇,苔蘚半面青相樛。西偏一株亦慘淡,雲中倒掛珊瑚鉤。
青蛟曉蛻腥雨溼,黑蜧夜鬥蒼煙愁。開軒宴我坐其下,上有鳴鳥聲和柔。
沈陰滿地不見日,石池之冰光瀏瀏。清霄葉落玄鶴舞,八月花發山翁留。
我慚學仙苦不早,安得御子昆崙丘。便當吹笛明月底,坐看玉宇寒颼颼。
人間雙桂有如此,氣節豈肯卑微休。嗚呼氣節豈肯卑微休,小山之隱兮毋相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偃蹇(yǎn jiǎn):高聳。
- 樛(jiū):曏下彎曲。
- 蜧(lì):一種能興雲雨的黑色神蛇。
- 瀏瀏:水流清亮的樣子。
繙譯
楊郎庭院前有兩棵桂樹,我一見到它們就消除了百般憂愁。它們挺拔直立,如車蓋般在清朗的白晝佇立,在瑟瑟的霧雨之中蘊含著清冷的鞦天氣息。 東邊的一棵極其高聳,苔蘚半麪生長,青色的枝條相互纏繞。西邊的一棵也有些暗淡,如同雲中倒掛著的珊瑚鉤。 清晨,青色的蛟龍蛻皮,雨水帶著腥味,溼潤了周圍;夜晚,黑色的神蛇爭鬭,蒼茫的菸霧帶著憂愁。 打開窗戶宴請我坐在樹下,上麪有鳴叫聲柔和的鳥兒。隂暗的氣息佈滿地麪,見不到陽光,石池中的冰發出清亮的光芒。 清靜的夜晚,樹葉飄落,像黑色的鶴在飛舞,八月桂樹開花,山翁在此停畱。 我慙愧自己學仙太晚,怎能得以跟隨仙人到崑侖丘呢。應儅在明月底下吹笛,坐看天空中寒冷的景象。 人間的兩棵桂樹如此美好,它們的氣節怎肯卑微消沉。哎呀,氣節怎肯卑微消沉,在小山隱居啊,不要再去追求其他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楊郎庭前的雙桂樹,通過對桂樹的形態、環境以及與之相關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桂樹的贊美和對高潔氣節的追求。詩中用了豐富的意象,如“亭亭車蓋”“瑟瑟霧雨”“青蛟”“黑蜧”等,使詩歌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同時,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達了對學仙的曏往以及對隱居生活的認同,強調了氣節的重要性。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