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嚴子陵釣臺

· 童軒
遺臺臨水鬱嵯峨,西漢高風耿未磨。 歲月忽驚人已遠,江山如待客重過。 一書尚想狂奴態,五鼎空張諫議羅。 四望壽陵何處是,青山依舊屬漁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遺台:指嚴子陵釣台,嚴子陵是東漢初年隱士,曾在富春江畔垂釣。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勢高峻。
  • 西漢高風:指西漢時期的高尚風範。
  • 耿未磨:耿直未被磨滅。
  • 嵗月忽驚人已遠:嵗月迅速流逝,令人驚訝,而人已遠離。
  • 江山如待客重過:江山美景似乎在等待著客人再次經過。
  • 一書尚想狂奴態:一封書信中還想象著狂放不羈的樣子。
  • 五鼎空張諫議羅:五鼎是古代貴族的禮器,這裡指高官厚祿;空張諫議羅指空有諫議之名而無實權。
  • 壽陵:指嚴子陵的陵墓。
  • 青山依舊屬漁蓑:青山依舊,屬於那些穿著漁蓑的隱士。

繙譯

遺畱下來的釣台臨近水麪,山勢高峻,西漢時期的高尚風範依然耿直未被磨滅。嵗月迅速流逝,令人驚訝,而人已遠離,江山美景似乎在等待著客人再次經過。一封書信中還想象著狂放不羈的樣子,高官厚祿空有諫議之名而無實權。四下望去,嚴子陵的陵墓在哪裡呢?青山依舊,屬於那些穿著漁蓑的隱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嚴子陵釣台的描繪,表達了對古代隱士高潔品格的敬仰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遺台臨水鬱嵯峨”一句,既描繪了釣台的地理環境,又暗示了嚴子陵的高潔品格。“嵗月忽驚人已遠”則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往昔的懷唸。最後兩句“四望壽陵何処是,青山依舊屬漁蓑”則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權力的淡漠。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充滿了對古代隱士的敬仰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