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八月濫竽禮闈文衡同事楊維新先生有詩見及用韻和之

· 童軒
重簾闃寂似深閨,黔技何堪一試蹄。 多士昂藏將得雋,五經模印細分題。 龍蛇夜陣戈聲肅,風露秋堂燭影低。 明日春官奏桃李,榜花聯採燦文奎。
拼音

所属合集

#八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濫竽:比喻無才而居要職,這裏指作者自己。
  • 禮闈:古代科舉考試的考場。
  • 文衡:評判文章的標準或權力。
  • 和之:和詩,即按照原詩的韻腳和意境作詩迴應。
  • 闃寂:非常安靜。
  • 黔技:指技藝不精。
  • 試蹄:比喻嘗試。
  • 多士:衆多士子。
  • 昂藏:氣宇軒昂。
  • 得雋:中選,指考試合格。
  •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經典。
  • 模印:刻印,這裏指考試題目。
  • 細分題:詳細分析題目。
  • 龍蛇:比喻文章或書法的筆勢。
  • 戈聲:兵器碰撞的聲音,這裏比喻緊張的考試氛圍。
  • 春官:古代掌管禮儀的官員,這裏指主持考試的官員。
  • 桃李:比喻學生或弟子。
  • 榜花:指科舉考試的榜單。
  • 文奎:指文采斐然的文章。

翻譯

在寂靜的重簾深處,如同深閨一般,我這技藝不精的人怎能承受一次嘗試的考驗。衆多氣宇軒昂的士子即將中選,五經的題目被詳細分析。夜晚的考場如龍蛇般的筆勢中,兵器碰撞的聲音肅穆,秋日的堂屋裏,風露中的燭光顯得低沉。明日,掌管禮儀的官員將奏報那些如桃李般的學生,榜單上的名字聯翩而出,文采斐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科舉考試的緊張氛圍和士子們的期待。詩中,「重簾闃寂」和「風露秋堂」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沉靜而莊重的考試環境,而「多士昂藏」和「榜花聯採」則展現了士子們的風采和期待。通過對比自己的「黔技」與士子們的「得雋」,表達了作者對士子們的讚賞和對科舉制度的尊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科舉考試的場景和士子們的心態。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