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縣丞之官

退朝無事坐讀易,索詩有客來扣門。 每看新進諸才傑,都是故家之子孫。 金蘭結交歲遲暮,玉樹照人天晏溫。 百里寧非大賢路,一飯敢忘明主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退朝:指官員結束朝會,下班回家。
  • 讀易:閱讀《易經》,這裏指研讀古代經典。
  • 索詩:請求或尋找詩歌。
  • 扣門:敲門。
  • 金蘭:比喻深厚的友誼。
  • 晏溫:指天氣晴朗溫暖。
  • 百里:指距離,也比喻官職的遠近。
  • 一飯:一頓飯,比喻微小的恩惠。
  • 明主:賢明的君主。

翻譯

下班後無事,我坐在家裏研讀《易經》,這時有人來敲門,是來尋找詩歌的客人。每次看到新進的才俊,他們大多都是名門之後。我們的友誼如同金蘭,歲月雖晚,但情誼深厚;他們的風采如同玉樹,照亮了這溫暖的天空。百里之外的官職,難道不是大賢之路嗎?一頓飯的恩惠,我怎敢忘記賢明君主的恩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閒暇之餘的生活場景,通過「退朝無事坐讀易」展現了他對學問的追求。詩中「索詩有客來扣門」一句,生動地描繪了文人雅集的情景。後文通過對「新進諸才傑」和「故家之子孫」的對比,表達了對後輩才俊的讚賞。詩末提及「百里寧非大賢路,一飯敢忘明主恩」,既展現了對官職的看法,也表達了對君主的忠誠和感激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學問和忠誠的深刻理解。

程本立

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剛子。洪武中舉明經、秀才,授秦府引禮舍人,歷長史,受累謫雲南爲吏。洪武三十一年徵入翰林,預修《太祖實錄》,遷右僉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貶官,仍留纂修。《實錄》成,出爲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殺。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