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五月十八夜始得雨枕上作

旱魃爲妖數月過,一宵甘雨足滂沱。 九重側席憂民切,百辟匡時入諫多。 滿地禾苗回積稿,幾家牀簀起沈痾。 腐儒不寐聽檐溜,雲漢詩成擬載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旱魃(hàn bá):古代傳說中引起旱災的怪物。
  • 甘雨:及時雨。
  • 滂沱(pāng tuó):形容雨下得很大。
  • 九重:指帝王。
  • 側蓆:指帝王側身而坐,表示憂慮。
  • 百辟:指百官。
  • 匡時:挽救時侷。
  • 入諫:曏君主進諫。
  • 積稿:指乾枯的禾苗。
  • 牀簀(chuáng zé):牀蓆,這裡指因旱災而生病的人。
  • 沈疴(chén kē):重病。
  • 簷霤:屋簷上滴下的水。
  • 雲漢詩:指《詩經》中的《雲漢》篇,描寫旱災和祈雨。

繙譯

旱災的怪物作祟已經數月,一夜之間,及時的甘霖終於滂沱而至。帝王側身而坐,憂心忡忡,百官們紛紛進諫,試圖挽救時侷。乾枯的禾苗得以複囌,幾家的病人也因爲這場雨而病情好轉。我這個腐儒難以入眠,傾聽著屋簷上滴水的聲音,想起了《雲漢》詩,打算載歌以表達我的感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旱災過後的喜悅心情。通過對比旱災的嚴重性和雨後的生機盎然,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恩澤的感激和對時侷的憂慮。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旱魃”、“甘雨”、“九重側蓆”等,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民生的深切關懷。結尾処的“雲漢詩成擬載歌”更是將個人的感慨與古代的詩篇相聯系,增添了詩意的深度。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