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文華後殿早進讀尚書孟子午進講大學衍義日以爲常讀畢賜宴講畢賜茶上皆呼先生而不名慚感之餘敬賦以志
禁中清切異人間,詔許詞臣奉燕閒。
新政屢聞誅左道,遺書真欲見西山。
猥加體貌慚天語,愧乏箴規動聖顏。
日轉觚棱才罷講,外庭催上午朝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禁中:指皇宮中。
- 詔許:皇帝的命令允許。
- 詞臣:指文學侍從之臣,即皇帝身邊的文官。
- 奉燕閒:享受閒暇。
- 新政:新頒佈的政策。
- 左道:邪門歪道,不正之道。
- 遺書:留下的書籍或文獻。
- 西山:指西山真德秀,宋代著名學者。
- 猥加體貌:謙辭,指自己受到的禮遇。
- 天語:皇帝的話。
- 箴規:規勸,勸誡。
- 聖顏:皇帝的面容。
- 日轉觚棱:形容時間流逝,觚棱指古代計時器。
- 罷講:結束講學。
- 外庭:宮廷之外。
- 午朝斑:午朝時的官員行列。
翻譯
在皇宮中,我感受到了與外界不同的清靜,皇帝下詔讓我這樣的文學侍從享受閒暇。我屢次聽到新政策嚴厲打擊邪門歪道,真心希望能夠閱讀到西山真德秀留下的書籍。皇帝對我禮遇有加,我感到慚愧,皇帝的話語讓我感到榮幸,但我缺乏能夠感動皇帝的規勸。時間在流逝,當我結束講學,宮廷之外的官員們已經開始準備午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皇宮中的生活感受,表達了對皇帝的敬仰與自身的謙卑。詩中,「禁中清切異人間」一句,既展現了皇宮的寧靜與莊嚴,又暗示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與沉思。後文通過對新政、遺書的提及,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大事的關心和對學問的渴望。結尾處「日轉觚棱才罷講,外庭催上午朝斑」則巧妙地將時間流逝與宮廷生活的忙碌相結合,體現了作者對職責的忠誠與對時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