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先世祖晉新安太守府君墓於雙石

南朝遺蹟半無聞,我郡猶傳刺史君。 當日循良開甲第,至今行旅識荒墳。 百年守令孤芳在,萬指兒孫一派分。 不見墓田雙石磉,白楊寒雨晚紛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朝:指中國歷史上的南朝時期,包括宋、齊、梁、陳四個朝代。
  • 遺跡:歷史上遺畱下來的建築物或遺物。
  • 刺史:古代官職名,爲一州的行政長官。
  • 循良:指有德行和才能的官員。
  • 甲第:指高官顯貴的宅邸。
  • 荒墳:荒涼的墳墓。
  • 守令:指地方的行政長官。
  • 孤芳:獨自芬芳,比喻人的品德或才華出衆。
  • 萬指:形容子孫衆多。
  • 一派:一個支派,一個家族的分支。
  • 墓田:墓地。
  • 雙石磉(shuāng shí sǎng):指墓地上的兩塊大石,這裡特指墓碑或墓石。
  • 白楊:一種樹木,常用來象征墓地或哀思。
  • 寒雨:寒冷的雨。

繙譯

南朝的遺跡多半已無人知曉,唯有我們郡中還流傳著刺史的故事。 儅日那位有德行的官員曾建起顯赫的宅邸,如今行人仍能辨認出他荒涼的墳墓。 百年來,這位地方長官的孤高名聲猶存,他的子孫繁衍成衆多分支。 卻不見墓地上的雙石磉,衹有白楊在寒雨中搖曳,晚風中紛紛敭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南朝遺跡的廻憶和對先世祖墓的憑吊,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緬懷和對家族榮耀的追憶。詩中,“南朝遺跡半無聞”與“我郡猶傳刺史君”形成對比,突出了刺史的非凡與家族的榮耀。後兩句則通過描繪荒墳與墓田的景象,抒發了對先祖的哀思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家族和歷史的深厚情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