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紫虛丹房二十首

· 程通
山南山北有臺萊,藹藹王多吉士來。 三策未能專漢室,千金何獨羨燕臺。 明朝道德乾坤大,經世文章日月回。 慚愧微臣叨典翰,牀頭筆硯肯生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藹藹:形容衆多、茂盛的樣子。
  • 王多吉士:指衆多賢能之士。
  • 三策:指漢代賈誼提出的治國三策。
  • 專漢室:專心致志於漢朝的事業。
  • 千金何獨羨燕臺:燕臺,指戰國時燕昭王所築的黃金臺,用以招納天下賢士。此句意爲,爲何只羨慕那些能得到重用的人。
  • 道德乾坤大:道德的力量廣大無邊,影響深遠。
  • 經世文章:指能夠治理國家、有益於社會的文章。
  • 日月回:比喻文章的光輝如同日月一樣永恆。
  • 慚愧微臣叨典翰:慚愧自己作爲微不足道的臣子,卻有幸參與重要的文書工作。
  • 牀頭筆硯肯生埃:牀頭的筆硯不會生塵,意指自己勤奮寫作,筆耕不輟。

翻譯

山南山北都有高臺和茂盛的草地,衆多的賢士如雲集般到來。雖然未能像賈誼那樣專心致志於漢朝的事業,爲何只羨慕那些能得到重用的人呢?明朝的道德力量廣大無邊,治理國家的文章如同日月一樣永恆。我這個微不足道的臣子,有幸參與重要的文書工作,感到慚愧,但牀頭的筆硯不會生塵,我將繼續勤奮寫作。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賢士雲集的景象的讚美,以及對自己雖然地位卑微但仍願爲國家貢獻力量的決心。詩中「藹藹王多吉士來」描繪了賢士衆多的盛況,而「慚愧微臣叨典翰,牀頭筆硯肯生埃」則體現了詩人的謙遜與勤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堅定的志向。

程通

明徽州府績溪人,字彥亨。洪武二十三年舉人。授遼府紀善。建文初,燕王兵起,隨遼王南歸京師,上封事,陳備禦策,進左長史。永樂初,從遼王徙荊州。旋上封事被髮,下獄死。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