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宗都憲聞予教庶吉士有詩見贈奉和

玉署西瞻尺五天,講帷何敢次高賢。 聽君句比芝房籥,笑我才如草舍椽。 春館晝長香篆續,午城風起漏聲傳。 詩書願附燈窗業,不爲身期食蠹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朝宗都憲:指明朝的官員朝宗,都憲是他的官職。
  • 庶吉士:明代科舉考試中的一種官職,通常指新科進士中成績優異者,被選入翰林院學習,稱爲庶吉士。
  • 玉署:指翰林院,是古代中國的一種官署,主要負責編纂國史、起草詔令等。
  • 尺五天:形容天空高遠,這裏比喻翰林院地位崇高。
  • 講帷:指講學的場所或講席。
  • 芝房籥:芝房指仙境,籥(yuè)是古代的一種管樂器,這裏比喻高雅的音樂或詩句。
  • 草舍椽:草舍指簡陋的房屋,椽(chuán)是房屋的橫樑,這裏比喻自己的才華平庸。
  • 香篆續:香篆指香菸繚繞的樣子,續表示連綿不斷。
  • 漏聲傳:漏聲指古代計時器滴水的聲音,傳表示聲音遠播。
  • 食蠹仙:食蠹指書籍被蟲蛀,仙比喻超脫塵世的人,這裏指不求名利,專心學問的人。

翻譯

在翰林院的西邊,我仰望着高遠的天空,講學的場所我怎敢與高賢相比。 聽你的詩句如同仙境中的音樂,笑我自己的才華卻如簡陋房屋的橫樑。 春日的館閣中,白晝漫長,香菸繚繞不斷,午後的城中風起,漏聲遠播。 我願與窗前的學業爲伴,不求成爲超脫塵世的仙人,只爲專心學問。

賞析

這首詩是程敏政對朝宗都憲的贈詩的迴應,表達了自己在翰林院學習時的謙遜和對學問的執着追求。詩中通過對比自己的平庸與高賢的卓越,以及對學問的熱愛,展現了一種淡泊名利,專注於學術的精神風貌。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文人的學識與情懷。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