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寓言:指寄託諷喻之意的文字。
- 媧石:傳說中女媧補天所用的石頭。
- 誣天:欺騙天意。
- 名教:指儒家禮教。
- 七賢:指竹林七賢,魏晉時期的七位名士。
- 吳斧:指吳國的斧頭,這裏比喻嚴厲的批評或指責。
- 鑑:鏡子,比喻借鑑或教訓。
- 秦灰:指秦始皇焚書坑儒後的文化廢墟。
- 故宮:指古代的皇宮。
- 鳳筒:指古代的樂器,比喻美好的音樂。
- 軒皇:指黃帝,古代傳說中的帝王。
- 雁札:指書信,古代用雁傳遞書信。
- 漢使:指漢朝的使者。
- 紫府: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 列銜:指位列官職。
- 官曹:指官府。
翻譯
寓言中的媧石原本是欺騙天意的,儒家禮教首先應該責備那七位賢人。 吳國的斧頭可以作爲新月的鏡子,秦朝的灰燼哪裏還能傳遞出古代皇宮的傳說。 我久慕黃帝的美妙音樂,曾通過漢朝的使者傳遞書信。 我不敢自稱位列仙班,只要官府無事,便如同神仙一般自在。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寓言、歷史和神話的引用,表達了作者對於現實與理想的思考。詩中「寓言媧石本誣天」一句,既批判了那些虛妄的傳說,又暗示了對現實的不滿。而「名教先應罪七賢」則進一步以儒家禮教的標準來審視歷史人物,表達了對道德規範的堅持。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吳斧與秦灰,軒皇奏與漢使傳,展現了歷史的變遷與文化的傳承。最後,作者以「官曹無事即神仙」作結,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態度。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九月八日枕上聞秋風大作有感 》 —— [ 明 ] 程敏政
- 《 萬福寺送文明與倪舜諮李賓之二學士傅曰川吳原博謝於喬三諭德林亨大修撰陳汝玉給事李士常侍御聯句 》 —— [ 明 ] 程敏政
- 《 林良二畫 》 —— [ 明 ] 程敏政
- 《 文公闕里謁後有作 》 —— [ 明 ] 程敏政
- 《 賜莊八景爲周草亭駙馬作 》 —— [ 明 ] 程敏政
- 《 題馬圖 》 —— [ 明 ] 程敏政
- 《 古城驛遇南京參贊機務兵部尚書薛公詩以送之並謝惠粲 》 —— [ 明 ] 程敏政
- 《 挽西莊耕隱章處士同知廷圭之父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