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時翊大參約出清波門飲石屋寺遂至水籥煙霞二祠次李若虛憲副韻四首
何處令人俗可醫,偶穿脩竹赴幽期。
水從鬼窟鳴雙玉,山自靈峯轉一枝。
便覺管絃聲涴耳,共隨猿鳥立移時。
顛崖象石常相近,幻色潮音兩鬥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脩竹:脩(xiū),長。脩竹即長竹。
- 幽期:隱祕的約會。
- 鬼窟:此處指深邃幽暗的水域。
- 靈峯:指形狀奇特的山峯。
- 涴耳:涴(wò),污染。涴耳即刺耳,使人不悅。
- 猿鳥:猿和鳥,常用來形容山林中的動物。
- 顛崖:陡峭的山崖。
- 幻色:變幻莫測的色彩。
- 潮音:潮水聲。
翻譯
何處能醫治人的俗氣,偶爾穿過長竹去赴幽靜的約會。 水從深邃的鬼窟中涌出,發出雙玉般的鳴響,山峯自靈峯轉向,形成一支獨特的景象。 便覺得管絃樂聲刺耳,與猿鳥一同站立,時光悄然流逝。 陡峭的山崖與象形的石頭常相伴,變幻的色彩與潮水的聲音相互爭奇鬥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穿越竹林,赴幽靜之地的心境與所見。詩中,「脩竹」、「幽期」等詞勾勒出一幅遠離塵囂的隱逸圖景。通過「鬼窟」、「靈峯」等意象,詩人巧妙地表達了對自然奇觀的讚歎。後兩句則通過對比「管絃聲」與「猿鳥」的自然之聲,以及「顛崖」、「幻色」與「潮音」的壯麗景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與超然物外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