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扃(jiōng):關閉。
- 鑿坯:指隱居不仕。
- 退遁:退隱。
- 上唐:指高雅的境界。
- 金液池:指仙境中的池塘。
- 白玉壇:指仙境中的壇臺。
- 坐忘:道家指因修煉而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翻譯
前門長久關閉,謝絕來客,如同鑿開土坯隱居,退隱至高雅的境界。 在金液池邊享受風月,於白玉壇上修煉,達到物我兩忘的境地。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湛若水追求隱逸生活和高雅境界的情懷。通過「前門長扃」和「鑿坯退遁」描繪了作者遠離塵囂、謝絕世俗的決心,而「金液池邊風月」和「白玉壇上坐忘」則展現了作者在隱居中追求精神上的超脫和寧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靈自由的精神風貌。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翩翩者棣三章贈潘希召之弟歸辰陽 》 —— [ 明 ] 湛若水
- 《 少宰顧未齋學士請同壽其鄉隱君蔣廷器七十華誕歌 》 —— [ 明 ] 湛若水
- 《 重送何生良夫還桂陽 》 —— [ 明 ] 湛若水
- 《 甲午正月十一日於方山張中丞所作會限五字同音之韻 》 —— [ 明 ] 湛若水
- 《 戲書天真上人所攜羅念庵詩卷及楞嚴經解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少司寇惕庵張廷獻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候官黃孝子蘭坡 》 —— [ 明 ] 湛若水
- 《 雲中人三章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