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正月十一日於方山張中丞所作會限五字同音之韻
真樂關心不可支,先春先到好花枝。
不堪勝事催詩興,更觸閒愁到酒卮。
肉食只今多戰壘,錦筵何處逞腰肢。
折衝樽俎吾儒事,誰爲將軍一灑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午:指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
- 方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張中丞: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限五字同音之韻:指作詩時限定使用五個同音的字作爲韻腳。
- 真樂:真正的快樂。
- 關心:牽掛在心。
- 不堪:難以承受。
- 勝事:美好的事情。
- 觸:引發。
- 閒愁:閒散的憂愁。
- 酒卮:酒杯。
- 肉食:指享受俸祿的官員。
- 戰壘:戰爭的防禦工事,這裏指戰亂。
- 錦筵:華麗的宴席。
- 腰肢:指舞者的身體。
- 折衝樽俎:指在宴會上通過飲酒和交談解決問題,源自《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 吾儒事:我們儒家學者的事情。
- 將軍:指軍事將領。
- 灑之:灑淚,指表達悲傷或同情。
翻譯
真正的快樂讓我難以自持,春天的到來伴隨着美麗的花朵。 美好的事情激發了我的詩興,但閒散的憂愁也悄悄侵入我的酒杯。 如今享受俸祿的官員們多在戰亂中,華麗的宴席上哪裏還有舞者的身影。 在宴會上通過飲酒和交談解決問題是我們儒家學者的事情,但誰能爲那些將軍們灑下同情之淚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春天賞花時的複雜心情。詩中,「真樂」與「閒愁」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與對時局的憂慮。後兩句通過對宴會與戰亂的對比,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亂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敏銳的社會洞察力。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慈母山 》 —— [ 明 ] 湛若水
- 《 用原韻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洛城園三徑三歌與李三洲中丞羅念山明府 》 —— [ 明 ] 湛若水
- 《 西園清宴和陳石亭侍講呈東園公及諸同宴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張公度尹賀縣 》 —— [ 明 ] 湛若水
- 《 嗟麟篇 》 —— [ 明 ] 湛若水
- 《 九月十一日將從瓜洲渡江遊焦山阻風 》 —— [ 明 ] 湛若水
- 《 答羅生郡從白鹿洞來問所疑 其二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