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官黃孝子蘭坡

猗乎蘭之旎旎,於以採之,九畹之際。匪臭之旎,維德馨不匱。 何其遺之,於昭孝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ī):嘆詞,表示讚美。
  • 旎旎(nǐ nǐ):柔美的樣子。
  • 九畹(jiǔ wǎn):古代計量單位,一畹等於三十畝,九畹形容面積廣大。
  • 匪臭:不是指氣味,而是比喻品德。
  • 維德馨:維,語氣詞;德馨,指品德高尚。
  • 不匱:不缺乏,無窮盡。
  • :留下,遺留。
  • :明顯,顯著。
  • 孝思:孝順的思想。

翻譯

啊,看那蘭花多麼柔美, 在廣闊的九畹之地採摘它。 它不是普通的香氣, 而是那德行高尚的芬芳,永不匱乏。 他留下了什麼? 那是明顯的孝心。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黃孝子蘭坡的德行和孝心。詩中以蘭花爲喻,形容其品德如蘭花般高潔,香氣遠播,象徵其德行之馨香,永不匱乏。後句直接點明其留下的寶貴品質是孝心,這是對黃孝子高尚品德和孝順精神的極高讚譽。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孝道的推崇和對德行的讚美。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