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至華陰擬唐人作

· 童軒
馬首日將晡,行行歲欲徂。 古祠寒蘚合,仙掌斷霞孤。 山暝聞啼鳥,溪晴見浴鳧。 洛城知不遠,宮樹晚模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bū):傍晚。
  • (cú):過去,逝去。
  • (xiǎn):苔蘚。
  • 仙掌:指華山的仙人掌峯。
  • 啼鳥:鳴叫的鳥。
  • 浴鳧(yù fú):在水中游泳的野鴨。
  • 洛城:洛陽城。
  • 模糊:不清晰的樣子。

翻譯

馬兒前行,日頭漸漸西沉,這一年即將結束。古老的祠堂被寒苔覆蓋,仙人掌峯在斷霞中孤獨矗立。山中漸漸暗下來,聽到鳥兒的啼鳴,溪水晴朗處,可見野鴨在水中嬉戲。洛陽城似乎已不遠,宮殿中的樹木在傍晚顯得模糊不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傍晚時分行至華陰的景色,通過古祠、仙掌、啼鳥、浴鳧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孤寂的氛圍。詩中「洛城知不遠」一句,既表達了旅途的疲憊與期待,也暗示了對洛陽的嚮往。結尾的「宮樹晚模糊」則巧妙地以景結情,留下無限遐想。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