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廉伯太史家賞蓮得天字

小院涼生雨後天,一尊同賞甕池蓮。 散花曉日來天女,步月清宵見水仙。 坐客不辭浮白令,主人何惜買紅錢。 興來忍折芳筒盡,回首風光又隔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史:古代官名,負責編纂史書和天文曆法。
  • 甕池:指用甕或缸等容器盛水種植蓮花的池子。
  • 散花:佛教中天女散花的典故,象徵美好與神聖。
  • 天女:佛教中的仙女,常在天界散花。
  • 步月:在月光下漫步。
  • 水仙:這裏指水中仙子,比喻美麗的女子。
  • 浮白:指飲酒。
  • 買紅錢:指花費錢財購買娛樂或享受。
  • 芳筒:指蓮花的莖。

翻譯

在雨後涼爽的小院裏,我們一同舉杯欣賞甕池中的蓮花。 陽光下,彷彿有天女散花,月光中,又似見水中仙子漫步。 在座的客人不願拒絕飲酒的邀請,主人也不吝嗇花費錢財。 興致高漲時,忍不住將蓮花的莖折斷,回首間,美好的時光已是一年前的記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小院中賞蓮的情景,通過天女散花和水仙漫步的比喻,增添了詩意和神祕感。詩中「坐客不辭浮白令,主人何惜買紅錢」展現了賓主盡歡的場面,而「興來忍折芳筒盡,回首風光又隔年」則表達了時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自然美景的熱愛。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