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陸司寇先生致仕還四明

杖履相從不厭頻,通家惟我最情親。 雙蓮約賦池中瑞,一果親頒席上珍。 喜簉鵷行隨步武,忍從鯨海送歸人。 臨岐忽記當時事,轉眼風光十二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杖履:柺杖和鞋子,代指老人。
  • 通家:世交,兩家關系密切。
  • 雙蓮:雙生的蓮花,象征吉祥。
  • 簉鵷行:指跟隨在官員行列中。
  • 步武:跟隨其後。
  • 鯨海:大海,比喻遠方。
  • 臨岐:分別的路口。
  • 十二春:十二年。

繙譯

我與您頻繁相見從不感到厭煩,因爲我們兩家是世交,我與您的情感最爲親近。我們曾約定要爲池中盛開的雙生蓮花賦詩,您也曾親自在宴蓆上賜予我珍貴的果實。我高興地跟隨在您的行列中,卻又不忍心在大海彼岸送別您這位歸鄕的人。在分別的路口,我突然想起過去的事情,轉眼間,已經過去了十二個春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陸司寇先生的深厚情誼和不捨之情。詩中通過“杖履相從”、“通家惟我”等詞句,展現了兩人親密無間的關系。後文以“雙蓮”、“一果”爲喻,廻憶了兩人共同的歡樂時光。結尾的“臨岐”、“十二春”則流露出時光荏苒、離別在即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離別的無奈。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