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門:指蘇州。
- 大龔: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鄉。
- 繼隱:繼承隱居的生活方式。
- 孤桐:指孤立的桐樹,常用來比喻隱士的居所。
- 薦書:推薦信。
- 幹:求。
- 知已:知己,指了解自己的人。
- 篆刻:雕刻印章的藝術。
- 爭誇:爭相誇讚。
- 乃翁:你的父親。
- 竹院:種有竹子的院子。
- 葑溪:地名,可能指蘇州的葑門附近的河流。
- 當徑:正對着小路。
- 午塵空:午後的塵土已經落定,形容環境清靜。
- 招賢操:招攬賢才的曲調或樂章。
- 南薰:指南風,也指古代的一種音樂。
- 幾曲:幾首曲子。
翻譯
曾經在蘇州認識了大龔,很高興你繼承了他的隱居生活,寄託在孤立的桐樹之下。雖然不再有推薦信去求得知己的瞭解,但你的篆刻技藝卻爭相被誇讚,彷彿你的父親一般。竹院隔鄰,秋天的興致十足,葑溪正對着小路,午後的塵土已經落定,環境清靜。君王舊有的招攬賢才的曲調,正在南風中的幾首曲子中迴響。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龔鳳繼承隱居生活的讚賞,以及對其篆刻技藝的肯定。詩中通過「孤桐」、「竹院」、「葑溪」等意象,描繪了一個清靜幽雅的隱居環境,體現了隱士生活的恬淡與自得。末句提及「招賢操」,暗示了雖然隱居,但內心仍懷有對賢才的嚮往和對社會的關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隱逸情懷與藝術追求的結合。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和於府尹景瞻遊金山寺詩八首遊金山寺一首 》 —— [ 明 ] 程敏政
- 《 上林清趣卷爲嘉蔬署丞兼林衡署事宗侄京賦 》 —— [ 明 ] 程敏政
- 《 題碧桃便面 》 —— [ 明 ] 程敏政
- 《 雪篷爲大畈汪君賦 》 —— [ 明 ] 程敏政
- 《 賞菊與黃倫司訓張旭貢士吳顯儒士聯句 》 —— [ 明 ] 程敏政
- 《 瓜州遇同年鮑慄之通判二絕 》 —— [ 明 ] 程敏政
- 《 送劉職方時雍赴福建參政巡視海道 》 —— [ 明 ] 程敏政
- 《 定西侯蒋公筠清軒巻次周草庭都尉韻十絶 其三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