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二首

· 林光
銅鼓鼕鼕聒耳頻,世機紛擾正愁人。 官夫又撥民夫輳,剝盡衣衫哭水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銅鼓(tóng gǔ):古代一種用銅制成的打擊樂器,形狀像鼓。 聒耳(guō ěr):聲音刺耳。 紛擾(fēn rǎo):紛亂混襍。 愁人(chóu rén):使人憂愁的事情。 官夫(guān fū):指官員。 民夫(mín fū):指普通百姓。 輳(còu):車轅。 剝盡(bāo jìn):剝奪一空。

繙譯

銅鼓發出刺耳的聲音,讓人心煩意亂。世間事務紛繁擾人心神。官員剝奪了百姓的一切,他們衹能在水濱哭泣。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社會的不公與人民的疾苦。銅鼓的聲音象征著社會的喧囂與紛擾,官員剝奪民衆的財産和權利,讓人們陷入無助和悲傷之中。詩人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儅時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人民遭遇的同情。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