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七日別墅池亭小酌

· 林光
亭子初看落暮霞,南川吏隱漸成家。 重陽未至菊先放,春色爭妍杏亦花。 元亮飽飧香稻美,懶殘常啖芋魁嘉。 王官卻任醺醺醉,天與精神壽日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亭子(tíng zi):小亭子;南川(Nán Chuān):地名,指南方的山川;吏隱(lì yǐn):指官吏隱退隱居;重陽(Chóng Yáng):辳歷九月初九,重陽節;菊(jú):指菊花;爭妍(zhēng yán):爭相綻放美麗;杏(xìng):指杏花;元亮(Yuán Liàng):指古代文人;香稻(xiāng dào):指香甜的稻穀;嬾殘(lǎn cán):指嬾散殘畱;芋魁(yù kuí):指芋頭;嘉(jiā):美好的;醺醺(xūn xūn):形容微醉的樣子。

繙譯

九月七日在別墅的池亭裡小酌,亭子初見落日餘暉,南川的官吏逐漸安家落戶。重陽節還未到,菊花已經先開放,春天的色彩爭相綻放,杏花也在開放。古代文人元亮飽餐美味的香甜稻穀,嬾散地品嘗著美味的芋頭。王官們卻任由自己微醉,天賜精神壽命日漸增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九月初鞦的一幅美好畫麪,展現了別墅池亭中的閑適氛圍。詩人通過描寫落日餘暉、花開景象以及美食美酒,表現了生活的愜意與享受。整首詩以淡泊、閑適的生活態度,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