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隱居圖
處州王啓明。隱居萬山中,日夕有佳色。時於巖上石,蒸起雲氣白。
桑麻鬱相望,雞犬識巷陌。中林芳草地,不有車馬轍。
爲與城市遠,似覺囂塵絕。原田既膏腴,且是宜稼穡。
溪流既清駛,且是利舟楫。耕漁鄙夫事,富貴要不得。
但見桃花開,不知何歲月?寄謝丹青人,吾將安蹇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處州:地名,今浙江省麗水市。
- 王啓明:人名,隱士。
- 日夕:傍晚。
- 巖上石:山岩上的石頭。
- 蒸起:升起。
- 雲氣白:白色的雲霧。
- 桑麻:桑樹和麻,泛指農作物。
- 鬱:茂盛。
- 相望:相互可見。
- 雞犬識巷陌:雞犬都能認識巷道,形容鄉村的寧靜與熟悉。
- 中林:林中。
- 車馬轍:車馬行走的痕跡。
- 囂塵絕:遠離喧囂和塵埃。
- 原田:平原上的田地。
- 膏腴:肥沃。
- 宜稼穡:適宜耕種。
- 清駛:清澈流動。
- 舟楫:船隻。
- 耕漁:耕田和捕魚。
- 鄙夫事:普通人的生活。
- 丹青人:畫家。
- 安蹇劣:安心於簡樸的生活。
翻譯
在處州,有一位名叫王啓明的隱士,他居住在羣山環繞的地方,每天傍晚景色都十分美麗。山岩上的石頭間,白色的雲霧升騰。桑樹和麻田鬱鬱蔥蔥,相互可見,雞犬都能認識巷道。林中的芳草地上,沒有車馬行走的痕跡。因爲離城市很遠,所以感覺遠離了喧囂和塵埃。平原上的田地肥沃,非常適合耕種。溪流清澈流動,也利於船隻通行。耕田和捕魚是普通人的生活,富貴不是追求的目標。只看到桃花盛開,卻不知歲月如何流逝。寄語那些畫家,我將安心於這簡樸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隱士王啓明在處州山中的隱居生活,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展現了隱士遠離塵囂、迴歸自然的寧靜與滿足。詩中「日夕有佳色」、「桑麻鬱相望」等句,生動地勾勒出一幅田園風光圖,表達了隱士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體現了元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靈自由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