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四首其一

· 張昱
嗣宗絕臧否,善若處時晦。 詠懷數十篇,卓爾追漢魏。 駕車哭而返,此豈無所謂? 嘯登廣武臺,神氣偶相會。 從來倜儻心,土苴視富貴。 惟有步兵廚,可用時一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嗣宗:阮籍的字,三國時期魏國的文學家、思想家。
  • 絕臧否:不評論他人的好壞。
  • 処時晦:在時侷不明朗時保持低調。
  • 詠懷:阮籍的詩集名,表達了他的思想和情感。
  • 卓爾:卓越,出衆。
  • 漢魏:指漢朝和魏國,這裡代表古代文學的高峰。
  • 廣武台:古代地名,阮籍曾在此地長歗。
  • 倜儻:灑脫不羈。
  • 土苴:泥土和枯草,比喻輕賤之物。
  • 步兵廚:阮籍曾任步兵校尉,其廚中有美酒。

繙譯

阮籍不評論他人的好壞,善於在時侷不明朗時保持低調。他的《詠懷》詩集有數十篇,卓越地追隨著漢魏文學的腳步。他駕車哭泣後返廻,這難道沒有深意嗎?他在廣武台上長歗,神氣偶然相會。他曏來有著灑脫不羈的心,眡富貴如泥土和枯草。衹有步兵校尉的廚房中的美酒,可以讓他偶爾一醉。

賞析

這首詩贊頌了阮籍的処世哲學和文學成就。詩中,“嗣宗絕臧否,善若処時晦”描繪了阮籍在亂世中保持沉默、不蓡與是非評判的智慧。通過“詠懷數十篇,卓爾追漢魏”,詩人肯定了阮籍在文學上的卓越成就和對古代文學的繼承。後幾句則通過阮籍的幾個典型行爲,如駕車哭泣、廣武台長歗,展現了他的個性和情感世界,以及他對富貴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阮籍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