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長城窟行

· 張昱
飲馬長城窟,飲多泉脈枯。 嘶咆不肯行,思若畏前途。 驅之尚不忍,惻然駐徵車。 朔風當面吹,墮指裂肌膚。 豈念衣裳單,顧已猶亡夫。 功名登天然,何時執金吾? 陰陽無停機,百年諒須臾。 常恐隨物化,奄忽委路隅。 此懷當告誰,策馬自長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朔風:北風。
  • 墮指:手指凍掉。
  • 奄忽:迅速,忽然。
  • 物化:死亡。

翻譯

在長城下的泉窟飲馬,泉水因飲馬過多而乾涸。 馬兒嘶鳴着不願前行,似乎害怕前方的路途。 我雖驅趕它,卻不忍心,於是停下征戰的車輛,心生憐憫。 北風迎面吹來,寒冷至極,手指凍掉,肌膚裂開。 我豈能只顧自己衣裳單薄,思念已故的丈夫。 功名自然而來,何時才能成爲執金吾(官職名)? 陰陽變化不停,人生百年轉瞬即逝。 我常擔心隨着時間的流逝,突然死去,遺棄在路旁。 這種心情能向誰訴說,只能策馬長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長城邊飲馬時的情景,通過馬兒不肯前行的細節,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厭倦和對生命的珍視。詩中「朔風」、「墮指」等詞語生動地描繪了嚴寒的環境,而「功名登天然」則透露出詩人對功名的淡漠態度。最後,詩人通過「策馬自長吁」表達了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憂慮。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命運的深刻思考。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