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聖墓
迢迢魯城陰,長林肅秋色。
修門負平岡,重墉屹玄宅。
交柯矗雲霄,文楷開蒼柏。
翁仲儼儀衛,齋廳廠虛白。
境土自清曠,密茂不容隙。
巢居絕禽鳥,鬱茁無寸棘。
苔蘚帶堅埴,草露溼寒碧。
肅躬款崇關,屏氣前踧踖。
高陵遂瞻仰,素願愜平昔。
聖裔偕守長,聯翩來接跡。
羅列儀雍容,奠拜助登陟。
慨然渺深思,辭容宛如覿。
徘徊凝睇久,景慕遂嘆息。
緬想萬世功,綱常賴扶植。
林林區宇內,孰不沾聖澤。
宜哉子孫枝,蕃衍挺圭璧。
百代如一日,附壟守宗澤。
欲歸重躊躇,歷覽撫碑刻。
崇文際皇元,新廟再修飭。
風厲示多方,鐫銘有穹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宣聖墓:指孔子墓,孔子被尊稱爲「宣聖」。
- 迢迢:遙遠的樣子。
- 魯城:指曲阜,孔子的故鄉。
- 陰:山的北面。
- 修門:高大的門。
- 重墉:高牆。
- 玄宅:指墓地。
- 交柯:樹枝交錯。
- 文楷:指刻有文字的石碑。
- 翁仲:古代傳說中的仙人,這裏指墓前的石像。
- 廠虛白:空曠明亮。
- 堅埴:堅硬的土壤。
- 崇關:高大的關口。
- 踧踖:恭敬而不安的樣子。
- 聖裔:指孔子的後代。
- 登陟:登高。
- 辭容:指孔子的容貌和言辭。
- 如覿:如同親見。
- 凝睇:凝視。
- 景慕:景仰和羨慕。
- 綱常:指儒家提倡的倫理道德規範。
- 林林:衆多的樣子。
- 區宇:指天下。
- 蕃衍:繁衍生息。
- 挺圭璧:比喻子孫昌盛,如同珍貴的玉器。
- 附壟:依附於墓地。
- 碑刻:刻有文字的石碑。
- 風厲:風化嚴厲,指教化。
- 鐫銘:刻寫銘文。
- 穹碣:高大的石碑。
翻譯
遙遠的魯城北面,長林中秋色肅穆。高大的門前是平坦的山岡,重重的城牆圍繞着深邃的墓地。樹枝交錯直插雲霄,刻有文字的石碑旁是蒼勁的柏樹。墓前的石像彷彿是守衛,空曠明亮的齋廳。周圍環境清幽廣闊,密林中沒有一絲空隙。巢中絕無禽鳥,茂密的草木中沒有一根荊棘。苔蘚覆蓋着堅硬的土壤,草上的露水溼潤了寒涼的碧色。我恭敬地走過高大的關口,屏住呼吸,前行的步伐恭敬而不安。終於仰望到高陵,平生的願望得以滿足。孔子的後代和守墓人相繼前來,儀態雍容,助我登高祭拜。我深感思緒萬千,孔子的容貌和言辭彷彿就在眼前。我徘徊凝視良久,景仰之情油然而生,不禁嘆息。遙想孔子的萬世功績,倫理道德得以扶持。天下衆多的人,無不受到聖人的恩澤。難怪孔子的子孫繁衍生息,如同珍貴的玉器。百代如一日,依附於墓地守護宗族。欲歸時再次猶豫,細細觀賞碑刻。在皇元時期,新廟再次修繕。教化嚴厲,刻有銘文的高大石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訪問孔子墓時的深情和景仰。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墓地的莊嚴與肅穆,以及作者對孔子的無限敬仰。詩中「交柯矗雲霄,文楷開蒼柏」等句,以高聳的樹木和石碑象徵孔子的精神永存。結尾處的「風厲示多方,鐫銘有穹碣」則強調了孔子教化之深遠,以及後人對他的紀念和尊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孔子及其學說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