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鶴軒

· 張昱
梅福高軒得所親,皎然潔白離風塵。 九皋唳徹雲間鶴,萬玉香先天下春。 門外自應回俗駕,尊前猶得伴吟身。 綠陰窗戶研朱者,莫是青溪點易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梅鶴軒:詩中提及的軒名,以梅和鶴爲意象,象徵高潔。
  • 梅福:指梅花,象徵高潔。
  • 高軒:高大的車,這裏指高雅的居所。
  • 得所親:得到親近的人。
  • 皎然:明亮潔白的樣子。
  • 離風塵:遠離塵世的紛擾。
  • 九皋:深遠的沼澤地,這裏指鶴的棲息地。
  • 唳徹:鶴鳴聲傳遍。
  • 雲間鶴:比喻高潔的人。
  • 萬玉香:比喻梅花的香氣。
  • 先天下春:比其他花更早迎接春天。
  • 門外自應回俗駕:門外應該讓世俗的車輛回去,意指遠離塵囂。
  • 尊前:酒杯前,指在宴會上。
  • 伴吟身:陪伴吟詩的人。
  • 研朱者:研磨硃砂的人,這裏指文人墨客。
  • 青溪點易人:青溪邊的隱士,易人指隱士。

翻譯

在梅鶴軒中,梅花得到了親近的人,它們明亮潔白,遠離了塵世的紛擾。鶴在深遠的沼澤地鳴叫,聲音傳遍雲間,象徵着高潔的人。梅花的香氣如同萬玉一般,比其他花更早迎接春天的到來。門外應該讓世俗的車輛回去,而在宴會上,我得以陪伴吟詩的人。在綠蔭窗戶下研磨硃砂的文人墨客,莫非是青溪邊的隱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梅鶴軒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高潔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紛擾的疏離感。詩中梅花和鶴作爲高潔的象徵,與世俗形成鮮明對比。詩人通過描繪梅花的香氣和鶴的鳴叫,傳達了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渴望。結尾處的「研朱者」和「青溪點易人」則暗示了詩人對文人隱逸生活的羨慕和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塵世、追求高潔生活的心境。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