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七夕:中國傳統節日,又稱乞巧節,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相會。
- 露坐:在露天的地方坐著。
- 感牛女事:感慨牛郎織女的故事。
- 駁襍無實之言:指詩中內容襍亂,不切實際。
- 經年:一年又一年。
- 佳期:美好的時光,這裡指七夕之夜。
- 終天:永遠。
- 伉儷:夫妻。
- 一水:指銀河。
- 羈窗:羈旅中的窗戶。
- 蛩(qióng):蟋蟀。
- 鄜州:地名,今陝西省富縣。
- 衰翁:年老的人,詩人自指。
繙譯
經過一年的分別,已經習以爲常,今夜在這七夕佳節再次相逢。 牛郎織女永遠成爲夫妻,卻衹能隔著銀河東西相望。 人間雖然有鵲橋相會,但羈旅中的窗戶下,漸漸能聽到蟋蟀的叫聲。 在鄜州,與明月共処,應該是廻憶起我這個年老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以七夕爲背景,表達了詩人對牛郎織女傳說的感慨,以及對遠方親人的思唸。詩中“終天爲伉儷,一水任西東”描繪了牛郎織女雖爲夫妻卻長久分離的無奈,而“人世非無鵲,羈窗漸有蛩”則通過對比,突出了詩人自身的孤獨和寂寞。最後兩句“鄜州共明月,應是憶衰翁”則寄托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深切思唸,以及對自己年老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愛情和親情的深刻躰騐。
許有壬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爲平反。至治間,爲江南行臺監察御史。順帝元統間,爲中書參知政事。徹裏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後仍爲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
許有壬的其他作品
- 《 摸魚兒 · 次郭子敬祭酒同賞牡丹韻 》 —— [ 元 ] 許有壬
- 《 詠徐氏竹溪之景八首溪上樓 》 —— [ 元 ] 許有壬
- 《 何國器以精藝受知出而徵入者數矣出守江陰尚慮其不果行也書以贈之 》 —— [ 元 ] 許有壬
- 《 寄歸彥溫 》 —— [ 元 ] 許有壬
- 《 寄趙秉彝 》 —— [ 元 ] 許有壬
- 《 題和叔扇頭時坐登瀛樓 》 —— [ 元 ] 許有壬
- 《 都門柳 》 —— [ 元 ] 許有壬
- 《 鵲橋仙 · 贈可行弟 》 —— [ 元 ] 許有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