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寄所思

· 趙嘏
目斷蘭臺空望歸,錦衾香冷夢來稀。 書中自報刀頭約,天上三看破鏡飛。 孤浪謾疑紅臉笑,輕雲忽似舞羅衣。 遙知不語坐相憶,寂寞洞房寒燭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蘭臺:古代指宮廷中的藏書處,這裏指思念之人所在的地方。
  • 錦衾:用錦緞製成的被子。
  • 刀頭約:指書信中的約定,刀頭可能指書信的封口處。
  • 破鏡飛:比喻分離,典故出自《列子·湯問》中「破鏡重圓」的故事。
  • 孤浪:孤獨的波浪,比喻孤獨的心情。
  • 紅臉笑:指思念之人的笑容。
  • 舞羅衣:指思念之人的舞姿。
  • 洞房:新婚夫婦的臥室,這裏指詩人孤獨的居所。
  • 寒燭微:微弱的燭光,增添了孤獨和寒冷的氛圍。

翻譯

目光斷絕在蘭臺,空自望着思念的人歸來,錦被中香氣已冷,夢中相見也變得稀少。 書信中自述着刀頭封口的約定,天空中三次看到破鏡飛舞,象徵着分離的痛苦。 孤獨的波浪彷彿在嘲笑着紅顏的笑容,輕雲忽然間像是舞動的羅衣。 遙遠的我知道你不會說話,只是默默地相互回憶,寂寞的新房中,寒冷的燭光微弱。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和無法相見的孤獨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蘭臺」、「錦衾」、「刀頭約」等,來描繪詩人內心的渴望和無奈。通過「破鏡飛」、「孤浪」、「紅臉笑」等比喻,詩人巧妙地傳達了分離的痛苦和思念的深切。結尾的「寂寞洞房寒燭微」更是以環境的淒涼來映襯內心的孤寂,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趙嘏

趙嘏

趙嘏,生卒年不詳,字承佑,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唐代詩人,約公元835年前後在世。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