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次湘陰

· 齊己
風濤出洞庭,帆影入澄清。 何處驚鴻起,孤舟趁月行。 時難多戰地,野闊絕春耕。 骨肉知存否,林園近郡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驚鴻:指驚飛的鴻雁,比喻美女輕盈的身姿。
  • 趁月:趁着月光。
  • 時難:時局艱難。
  • 骨肉:指親人。
  • 林園:園林,這裏指家鄉的園林。
  • 郡城:郡的行政中心,即郡治所在地。

翻譯

風濤從洞庭湖涌出,帆影映入清澈的水面。 不知何處驚起了鴻雁,孤舟趁着月光緩緩前行。 時局艱難,戰地多,原野廣闊卻無人春耕。 親人們是否還安在,家鄉的園林靠近郡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夜航洞庭湖時的所見所感。詩中,「風濤出洞庭,帆影入澄清」以壯闊的筆觸勾勒出洞庭湖的波瀾壯闊,而「何處驚鴻起,孤舟趁月行」則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夜晚的寧靜與孤寂。後兩句「時難多戰地,野闊絕春耕」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盪和民生的艱難,表達了對和平生活的渴望。結尾的「骨肉知存否,林園近郡城」則流露出對家鄉和親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敏銳觀察和對家鄉親人的深情掛念。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