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詩八首

有木名水檉,遠望青童童。 根株非勁挺,柯葉多蒙籠。 彩翠色如柏,鱗皴皮似鬆。 爲同松柏類,得列嘉樹中。 枝弱不勝雪,勢高常懼風。 雪壓低還舉,風吹西復東。 柔芳甚楊柳,早落先梧桐。 惟有一堪賞,中心無蠹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水檉(chēng):一種樹名,即檉柳,又稱三春柳或紅柳。
  • 青童童:形容樹木青翠茂盛的樣子。
  • 勁挺:堅強挺拔。
  • 柯葉:樹枝和葉子。
  • 矇籠:茂密覆蓋。
  • 彩翠:鮮豔的綠色。
  • 鱗皴(cūn):像魚鱗一樣的粗糙紋理。
  • 不勝:承受不住。
  • 堪賞:值得贊賞。
  • 蠹蟲:蛀蟲。

繙譯

有一種樹名叫水檉,遠遠望去青翠茂盛。 它的根株竝不堅強挺拔,樹枝和葉子卻茂密覆蓋。 它的綠色鮮豔如柏樹,樹皮粗糙像松樹。 雖然與松柏相似,但也能位列嘉樹之中。 它的枝條柔弱,承受不住雪的重量,樹身高聳,常懼怕風的吹襲。 雪壓彎了它,它又重新挺立,風吹動它,它便東西搖擺。 它的花朵比楊柳還要柔嫩,葉子比梧桐更早落下。 衹有一點值得贊賞,那就是它的中心沒有蛀蟲。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水檉樹的細致描繪,展現了其獨特的自然美。詩中,“枝弱不勝雪,勢高常懼風”生動地表現了水檉樹在自然環境中的柔弱與堅靭,而“惟有一堪賞,中心無蠹蟲”則突出了其內在的品質美。白居易以其細膩的觀察和生動的筆觸,將水檉樹的形象和特性描繪得淋漓盡致,表達了對這種樹木的喜愛和贊賞。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