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楊穎

靜得亭上境,遠諧塵外蹤。 憑軒東南望,鳥滅山重重。 竹露冷煩襟,杉風清病容。 曠然宜真趣,道與心相逢。 即此可遺世,何必蓬壺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xuān):有窗的長廊或小屋。
  • 塵外:塵世之外,指超脫世俗的地方。
  • 煩襟:煩悶的心胸。
  • 曠然:開闊的樣子。
  • 真趣:真正的樂趣。
  • :指自然法則或宇宙真理。
  • 蓬壺峯:傳說中的仙山,比喻遙遠的理想之地。

翻譯

在靜謐的亭臺上,我找到了遠離塵囂的寧靜。 倚着窗臺向東南望去,鳥兒消失在層巒疊嶂的山脈中。 竹葉上的露水冷卻了我的煩悶,杉樹間的風清爽了我的病容。 開闊的視野讓我感受到了真正的樂趣,這種樂趣與我的心相遇。 在這裏,我就可以忘卻塵世,何必還要去尋找那遙遠的蓬壺仙山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亭臺上遠望山景時的寧靜感受。通過「靜得亭上境」和「遠諧塵外蹤」,詩人表達了對塵世之外寧靜生活的嚮往。詩中的「竹露」和「杉風」不僅描繪了自然景色的清新,也象徵着詩人內心的淨化和舒緩。最後,詩人認爲在這樣寧靜的環境中,已經找到了心靈的歸宿,無需再去追尋遙遠的仙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心靈和諧統一的追求。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