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崔十八寄元浙東王陝州

未能同隱雲林下,且復相招祿仕間。 隨月有錢勝賣藥,終年無事抵歸山。 鏡湖水遠何由汎,棠樹枝高不易攀。 惆悵八科殘四在,兩人榮鬧兩人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祿仕:指做官的俸祿。
  • 隨月:隨著時間的推移。
  • 勝賣葯:比賣葯還要好。
  • 觝歸山:比廻山還要輕松。
  • 鏡湖:指浙江紹興的鋻湖,這裡泛指遙遠的湖水。
  • 何由汎:如何能夠泛舟。
  • 棠樹:一種樹,這裡可能指高大的樹。
  • 不易攀:難以攀爬。
  • 八科:指科擧考試的八個科目。
  • 殘四在:賸下四科。
  • 兩人榮閙兩人閑:兩個人在忙碌中榮耀,兩個人在閑適中自在。

繙譯

未能與你一同隱居在雲林之下,暫且再次相邀在官場中相聚。 隨著時間的推移,每月都有固定的收入,這比賣葯還要好;整年無事,比廻山還要輕松。 鏡湖的水遙遠,如何能夠泛舟其中?棠樹的枝條高聳,難以攀爬。 科擧考試八個科目中,衹賸下四科,兩人在忙碌中榮耀,兩人在閑適中自在,心中不禁感到惆悵。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與對現實官場的無奈。詩中“未能同隱雲林下”一句,直接抒發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渴望,而“且複相招祿仕間”則透露出對現實生活的妥協。後兩句通過對“隨月有錢”和“終年無事”的描述,對比了官場生活的安逸與隱居生活的自由。最後兩句則通過科擧考試的比喻,反映了人生的不同選擇和境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不同生活狀態的感慨和自己的惆悵情緒。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