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問此心呈諸老伴

朝問此心何所思,暮問此心何所爲。 不入公門慵斂手,不看人面免低眉。 居士室間眠得所,少年場上飲非宜。 閒談亹亹留諸老,美醞徐徐進一卮。 心未曾求過分事,身常少有不安時。 此心除自謀身外,更問其餘盡不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ōng):懶惰,懶散。
  • 斂手:縮手,表示不敢妄爲。
  • 低眉:低頭,表示恭順或羞愧。
  • 居士:在家修道的佛教徒。
  • 亹亹(wěi wěi):形容說話連續不倦或態度熱切。
  • 美醞:美酒。
  • (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翻譯

早晨我問自己的心在想什麼,晚上又問自己的心在做什麼。 不願意進入官府的大門,懶得縮手,也不願看別人的臉色而低頭。 在家中修行的居士,室內安然入睡,而年輕人在社交場合飲酒則不太適宜。 與老朋友們閒聊,話題連綿不斷,慢慢品嚐美酒,一杯接一杯。 我的心從未追求過分的慾望,身體也常常感到安適。 除了爲自己謀劃生活之外,其他的事情我一概不問,也不想知道。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白居易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寧靜的生活態度。詩中,「不入公門慵斂手,不看人面免低眉」體現了詩人不願涉足官場,不隨波逐流的個性。後文中的「心未曾求過分事,身常少有不安時」更是直接道出了詩人內心的平和與滿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