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逐涼二首

青苔地上消殘暑,綠樹陰前逐晚涼。 輕屐單衫薄紗帽,淺池平岸庳藤牀。 簪纓怪我情何薄,泉石諳君味甚長。 遍問交親爲老計,多言宜靜不宜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ī):木底鞋。
  • 紗帽:古代官員或士人所戴的輕便帽子。
  • (bēi):低矮。
  • 藤牀:用藤條編織的牀。
  • 簪纓:古代官員的頭飾,這裏指代官員或士人。
  • (ān):熟悉。
  • 交親:親友。

翻譯

在青苔覆蓋的地面上消散了殘留的暑氣,在綠樹的陰影下追逐傍晚的涼意。 穿着輕便的木屐和單薄的衣衫,戴着薄紗帽,坐在淺水池邊低矮的藤牀上。 官員們奇怪我爲何情感淡薄,而我卻熟悉泉水和石頭的長久滋味。 我問遍了所有的親友,關於老去的計劃,他們大多說宜靜不宜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白居易在夏日傍晚的閒適生活,通過「青苔地上」、「綠樹陰前」等自然景象,表達了對清涼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輕屐單衫薄紗帽,淺池平岸庳藤牀」展現了詩人簡樸而自在的生活狀態。後兩句則反映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淡漠態度,以及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嚮往。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單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美的欣賞。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