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潼津:地名,即潼關,位於今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
- 罷驚:停止驚擾,指戰亂平息。
- 招提:寺院的別稱。
- 三尺劍:古代劍的長度,常用來指代武士或武力。
- 一丸泥:比喻微小的力量,這裡指謀臣的計策。
- 馳道:古代供馬車奔馳的道路。
- 洪波:大波浪,這裡比喻戰亂。
- 宸居:帝王的居所。
- 紫氣:象征吉祥的雲氣,常與帝王或聖人相關聯。
- 關吏:守關的官吏。
- 棄繻生:繻,古代出入關卡的憑証;棄繻生,指不再需要憑証的人,比喻不再受限制。
- 耶谿:地名,指浙江紹興的若耶谿,這裡泛指隱居之地。
繙譯
潼關的戰亂已經平息,這裡有一座寺院,近百年來再也沒有戰馬的嘶鳴。 壯士不再談論手中的三尺劍,謀臣也不必再提那些微不足道的計策。 昔日戰車奔馳的道路上,如今衹賸下平靜的波濤; 今日帝王的居所,紫氣繚繞在西邊。 守關的官吏無需再過多詢問,我已經決定放棄世俗的束縛,前往隱居的耶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潼關戰亂平息後的甯靜景象,通過對比昔日戰亂與今日和平,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曏往和對隱居生活的渴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三尺劍”、“一丸泥”、“洪波”、“紫氣”等,巧妙地傳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皮日休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悟和對個人命運的獨到見解。